25 New Erjie's Jhen'an Temple 二結王公廟


1993-
象設計集團

二結王公廟名為鎮安廟,創建以來即為二結地區信仰中心,加上二結地處宜蘭平原中心,又兼河渡之利,香火鼎盛信徒眾多,規模幾經更易,1929年之重建,塑造出鎮安廟舊貌。1986年倡議再次重建,原計畫採鋼筋混凝土按台灣廟宇現行形式興建,但在地方某些人士呼籲創新與營造文化特色下,改弦易轍,最後居民投票選出象設計集團的設計為新廟藍圖。營建新廟產生的社會擾動,促使居民推動社區營造,「大二結文教促進會」因此成立,舊廟也被保存轉為「二結庄生活文化館」。1997年9月社區舉行「千人移廟」活動,吸引了全台民眾目光。

新廟設計常因不按既有廟宇形式而引爭論,然詳觀實為根基於傳統空間之創新。首先,新廟採半圓形設計,除可如閩南圓樓般讓室內(廟宇)和戶外(廟埕)關係更緊密,造成信徒進香時感覺與神祇之間更加親近外,又可與外界形成較為開放流通之關係,化解既有廟宇內外之僵硬關係。其次,廟宇之呈半圓雖是歷來所無,但此半圓實是廟宇本體和迴廊之結合,其造成空間猶如站在廟宇正殿前中庭,依然兩側迴廊環繞,只是正殿與迴廊連為一體,包圍感更為強烈。再來,正殿樓高21公尺,尺度雖較舊廟巨壯許多,然廟宇垂直化發展與尺度變大,為近四十年來台灣廟宇營建之新傳統,鎮安新廟並非獨創。而如許尺度搭配直徑30公尺之廟埕,加上迴廊空間,讓雄渾紀念性中帶有人性尺度。最後,為求傳承永久,新廟採鋼結構結合砌石牆,可視為戰後台灣廟宇建築捨棄木構造轉用鋼筋混凝土之進一步,而其空間感不加修飾直接由砌石構成,並引入天光來表現,反倒回應木構造廟宇之樸實精神,其意義深刻,值得玩味再三。



< 建築導覽作品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