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Yilan County Social Welfare Center 宜蘭縣社會福利館

1995-2001
田中央+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


體察到需要社福支持的民眾數量快速增多,且對象越來越異質化,1990年代初期宜蘭縣政府開始發展新一代的福利服務網絡。這轉變的源頭是台灣順應全球經濟變化,產生貧富差距拉大等社會問題的加劇。社會福利館被置於新網絡的核心,其功能重新定位,而這是台灣諸縣市中率先者。新型的社福館機能大幅擴張,分工較細,藉著複合使用讓不同機能相互支援,並與鄰近社區維持高度互動。為了盡量直接觸服務對象,縣府社會處也搬駐社福館。

社福館的設計不但符合此新變化的意義,甚至將其理念延伸至更遠。首先,為解決因容納眾多功能而導致龐大量體會對社區產生巨大衝擊,設計者透過縝密檢討去除非必要的需求,並在三向度整合空間關係,將量體減至最小。其次,量體被蓄意地零碎化,盡量與鄰近低矮住宅取得協調,其手法甚為奇特。藉著將量體一分為二從中穿透、清楚地以樓層切割量體、又以窗台版再分割、從樑伸出水平版並降版細緻對量體邊緣的切割、以跳動關係懸挑出尺度大小不一的量體並在語言上將之住宅化又交織雨淋板與紅磚質感等方式,構成了一個彷彿從周圍零散又破舊的小住宅堆疊起來的垂直村落。再者,正是在對應村落這個隱喻上,設計者設置一小廣場於北向,一方面它是社福館自身諸空間的交會場所,另一方面還成為連接基地南端光大巷社區與西方宜蘭河岸開放空間的樞紐,社福館與社區活動在此和融為一。最後,藉由設計者的繼續爭取,與河岸的關係具體成為西堤屋橋,甚至透過津梅棧道人行橋連接到宜蘭河對岸,而與光大巷的連續關係也被延伸到楊士芳紀念林園,甚至連接到火車站前的丟丟咚,終成著名的「蘭城新月」計畫。

從社福館到蘭城新月,是後冬山河時期最具野心與視野的環境計畫,而這計畫之特色「後設」與「連續累加」,這條新取徑對未來台灣都市發展甚具啟發。



< 建築導覽作品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