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總介紹



蘭陽建築展|作品中英名稱、年代、設計者



前冬山河時期



1丸山聖嘉民肺結核療養院 St. Camillus Wansan TB Sanatorium /約1956
不詳

丸山為位於羅東鎮南方之孤坵,地方稱「員山仔」,由此眺望蘭陽平原景色秀麗無比。其上有著名之丸山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明。戰後山上建有肺結核療養院與啟智中心,原屬天主教靈醫會,遷出後地方人士正倡議利用舊舍設置遺址博物館。

丸山肺結核療養院最初為台灣天主教福利會(Cathwel Service)興建之修道院,1959年贈給靈醫會為療養院舍。台灣福利會成立於1949年,主要救助孤棄兒與未婚媽媽。福利會在台灣接受美援時期(1951-65)角色重要,為使發放公平,當時委由福利會任協調等行政工作,並負責分配物資給貧窮家庭或給予免費醫療。靈醫會由聖嘉民(Saint Camillus)於16世紀末設立,為病人、護士和醫院主保。靈醫會戰後來台,先在羅東創辦聖母醫院,1959年在丸山設聖母醫院附設療養院,時逢肺結核盛行,轉為肺結核專責醫院,病患來自全台,除是台灣第一個私立肺結核病院外,並曾是全國規模最大者。

本案即為最早修道院部分,其設計富理性與浪漫之協調。首先,其建築依機能分工為三部分,即主體、附屬服務與塔,各呈方塊、水平長方塊與垂直長方塊三種幾何原型,但藉著這三個幾何體的巧妙圍塑,加上善用山坡地形,在中間形成了一個具南歐風味的小廣場。其次,這三棟建築造型語言雖各極不同,但又可以彼此搭配成一整體,並讓空間靈活流通。最後,細部設計精緻,如主體之使用空心磚造成帷幕,其內為四周迴廊,不但可遮陽蔽雨調節氣候,又可隨陽光游動產生光影變化,詩意無窮;其兩座樓梯設計,亦頗可觀。但由於使用幾經更迭,目前殘破難見舊貌。
(王俊雄)

2頭城天主堂
Saint Peter Church
1960
不詳

頭城天主堂,屬天主教教會,為1954年到頭城傳教之荷蘭籍遣使會神父高德貴所興建,1960年落成。

台灣一般所稱的天主教,指的是在義大利梵蒂岡的羅馬大公教(Roman Catholic Church),這是基督教系統最主要的傳教單位,也是較保守的教會。因此,頭城天主堂,規模不大,但有著西方傳統教堂的型式。三開間對稱的量體,三聯拱的門廊,高聳的圓頂,與類似因應過去承重牆結構產生之垂直條狀的窗口等,讓教堂有著類似巴西里卡式教堂,及文藝復興時期小禮拜堂之西方古典式建築的韻味,符合人們對教會與西方的想像。

但是,聖伯多祿教堂卻比古典的多了些樸素、輕簡的感覺,與真正西方傳統的建築略有不同。外觀上,教堂去除了傳統常有的浮雕裝飾;構造上,由於採用混凝土加強磚造的關係,所以建築型體也顯得比較輕薄。不論這些態度或技術是出自於預算的或整體營建風氣所使然,教堂設計其實已碰觸到現代主義的內涵。

設計方面,教堂外觀簡樸,但室內空間的幾何關係卻相當嚴謹。平面上,教堂門廊的長向與聖壇的直徑等長;主廳與門廊、聖壇的關係,都發生於二者的等分的腰間;門廊從聯拱門往內到聖壇邊界的距離,剛好是聖壇直徑的長度。如此嚴謹的對仗,可以看出設計者對西方傳統設計的熟稔。這種隱約的關係,讓教堂內部,以現代之柱樑結構系統產生之開敞流通的空間,多了點耐人尋味的張力。

因此,在宗教涵義之外,放到蘭陽建築發展的歷程,頭城天主堂精準地反映了戰後重建時期,台灣建築徘徊於過去與現代的矛盾性,與投入現代主義之身不由己的被動性。
(王增榮)

3四結基督長老教會 The Presbyterian Sihjie Church in Taiwan /1964-1966
明國建築師事務所.劉明國

1962年8月,陳耀宗牧師在中興紙廠正門北側民房中創設四結教會,時名「四結工業職域傳道中心教會」,1973年始升格為自立堂會。陳耀宗為宜蘭長老教會要角,戰後宜蘭平地教會幾全為他所開拓。四結教會之特別,在於它為台灣長老教會1960年代推動「職域傳道」運動(向工業區人員傳道)下興建的第一棟禮拜堂,見證了戰後教會發展嶄新的一頁。

四結教會設計構想來自諾亞方舟。其方舟意象主要呈現為一個簡潔的長方體與一個高塔之間的對比與整合,讓空間在其間流暢地成長出來。長方體主要為聖堂空間,置於二樓,由一外露樓梯接引信徒拾級進入;南側主日學空間,必要時可為聖堂之擴充。長方體南北兩端因此高起,除反映二樓聖堂空間之特殊外,並創造中間較低部分之進入感,反襯出游離於長方體之外的高塔。反過來說,垂直感強烈之高塔可作為鐘塔並有聚眾之地標作用,亦為教堂建築之重要象徵,可與水平漂浮於二樓之聖堂空間形成對比,尤其出入動線在兩者之間作用,交織出極為豐富空間的變化。另一特色為材料使用之追求樸實。不加裝飾的清水磚、空心磚以及清水混凝土,與室內裝修盡量不以油漆修飾,塑造出與當地工人住宅相似的空間感,反映地方的生活環境,也讓信徒來到教會時,能有熟悉親切之感。

四結教會為戰後宜蘭最具代表性之教會建築,其成就堪可比擬於吳明修建築師之台北醫學院(1962-65,今台北醫學大學)。惜現況偏離原設計甚多,亟待恢復原貌。
(王俊雄)

4蘭陽女中綠樓 Green Building of National Lanyang Girl's Senior High School /1967
澤群建築師事務所.修澤蘭

戰後台灣建築的規模通常不大,加上對現代主義幾何審美理解上的落差,台灣建築師常把配合機能的幾何量體作為形塑建築美感的企圖,簡化為方整、規矩的意象,以為這就是現代建築的美。這樣的理解,尤其在現代主義大師之一的密斯(Mies van der Rohe), 1950年代以後,一連串矩形量體的作品中,得到鼓舞。其實,那時的資訊顯然不足以讓台灣的建築師瞭解,密斯極簡的建築形式,只是他追求萬能空間之可能性的參照,而非目的。

這番誤讀的結果,其負面作用是讓柱樑結構的間距,不僅壓制建築空間的表現,也支配了建築立面的表情,因此造成建築設計的千篇一律。

蘭陽女中的綠樓,如果只觀看其背面與兩個側面,會發現它正是前述之千篇一律的一員,所不同者,是它的正立面。這個以仿造細竹子柱列作遮陽,入口採用中國古典庭園月洞門,而雨庇被裝飾成懸空飄過一片雲的立面,與其他立面相比,非常唯美。

而與上文對照,則不難瞭解,出現在這裡之極端對比的表現,適足以說明當時建築師或那個時代的台灣建築處在的困境:同意現代性的理性與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又不能完全駕馭其表現性,如果想要跳脫此千篇一律的宿命,於是只有情緒性的用裝飾的元素、傳統的元素來修飾它。

這個作法,就現代主義的教條而言,算離經判道;對傳統而言,被認為半吊子不道地。唯一能夠給予這作品適度肯定的,就是從後現代的觀點。而有趣的是,這作品出現的時機,正是西方建立後現代論述的同時。這意思是,在歷史的層面,這作品說明,台灣的建築曾經與世界的建築同步逼近生產新建築論述的臨界,只可惜我們沒善用這個機會,建立出自主性的築論述!

所以,綠樓不僅是一棟漂亮的房子,也是一段建築發展歷程的表徵。
(王增榮)

冬山河時期

1東澳國小 Dongao Elementary School /1986
陳志梧+巫光照+張義震

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後,宜蘭在陳定南第一任縣長後期,發展出較靈活經費運用模式,公共工程品質開始飛躍成長,東澳國小即為這過程重要的試金石。奠基於地方的特殊需求與對之前校園空間品質低落的不滿,縣府凝聚出「化零為整」政策,將原本零星分配的校舍改善經費,集中運用在某些校園整體改造上,希望逐次推展下去後,讓校園空間全面改觀。這個以長遠的「整體規劃」取代臨時起意營繕工程的想法,首先嘗試在南澳國小(林盛豐),第二次為東澳國小。

設計者當時想追尋的是:「位處海天一隅的原住民小學可以表達出何種genius loci?」genius loci即為該地點的「場所精神」。在仔細審酌過鄰近的山海和社區關係後,決定保留校園中原有的大樹,並以這些大樹來發展配置。其中一棵超過百年的老榕樹,與東澳國小歷史幾乎一樣久,經過巧妙的設計後,與圖書室、行政空間和音樂教室等學校公共空間整合一起,老榕樹成為公共活動的重心。各年級教室則配置於西側,擁有自己的院落,並與原有大雀榕合為一體。如此大樹與建築的密切交織,構造出實虛空間之間既對比又相互滲透,加上親切空間尺度的迴廊,流暢在其間扮演中介,的確將場所的詩意展露無疑。

東澳國小是我們今日所謂「宜蘭經驗」最早完成的案例之一,但其重要性卻常被低估。其設計積極顯露「環境整體」的意涵:建築僅是環境中的角色之一,建築該攜手與各種可能的元素一起成就環境。日後開放校園的諸種價值,在此案中皆已預示。
(王俊雄)

2冬山河親水公園 Chin-Shui Park Tung-San River /1987-1993
象設計集團+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高野景觀株式會社.石村敏哉

1987年,為積極開拓觀光資源,宜蘭縣政府委請郭中端進行冬山河水域整體規劃。經縝密調查研究與風土採集後,郭中端提出「戶外水態博物館」概念,運用上中下游不同特性,將水域分別規劃為「森林公園區」、「親水公園區」與「水上海濱公園區」,讓人們有機會重新發現水能帶來的喜悅與神奇體驗。親水公園即為根據上述規劃,最早開發的一個公園。

為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特性,並融入對宜蘭風土與傳說的感受,設計團隊提出「雙龍」作為設計概念,並藉著靈活運用與組織,產生了各式以水為主的地景空間。雙龍轉化自宜蘭民間盛行的「龜蛇傳說」,根據該傳說,龜為龜山島,舊冬山河細長蜿蜒為蛇。而改修過的冬山河中游筆直寬大,可以雙龍為形象,創造地方新認同,由此並延伸出雙龍區、臥龍池、臥龍橋、青龍頭與黃龍頭廣場等主要活動區域。景觀元素造形也緊扣雙龍主題,如黃龍坡實為堤防,藉著將之築為波浪變化階梯,搭配短牆鑲嵌黃色陶片,波光粼粼下,遠觀猶如黃龍游水。

親水公園為解嚴後台灣最具代表性之建築作品。其不落窠臼,首先展現在以主觀感受來重新詮釋地方特色,理解脈絡但不為所囿的自信態度。其次,其設計以高明手法蓄意並置衝突,同時呈現嚴謹與即興、粗鄙與高雅、以及連續與錯斷,因此能營建出一個令人耳目一新充滿趣味的環境。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親水公園開創了以「地景」來詮釋地方獨特性的認知與方法,為此後台灣建築開闢了一條堅實的創作道路。
(王俊雄)

3羅東運動公園 Luodong Sports Park /1987-1996
高野景觀株式會社.石村敏哉+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張仲堅建築師事務所+黃建興建築師事務所

運動公園此名詞或非宜蘭首創,但卻是宜蘭賦予它新的意涵,而後才在台灣各地流行。運動公園一般指專供培訓選手競技的運動設施,少經常對外開放。然而,宜蘭卻打開其封閉,將之轉化為可供大眾自由活動的運動休閒空間,同時也為全縣綠化計畫中一環,強調健康、綠與水。而受限於某些因素,先前宜蘭運動公園(1983-88)雖在工程品質上獲民眾肯定,但設計不足產生筆直生硬空間,以及較少回應地景特色,卻難令人滿意。因此當宜蘭運動公園建設漸入尾聲時,繼起的羅東運動公園採取了完全不同的規劃設計取徑。

公園選址在羅東鎮西北方,原為城市邊緣水路交錯之農業地帶。為克服原地勢平緩帶來的單調,設計者先利用現地豐富的地下水挖成人工湖後,再將挖出來土填成柔軟溫和變化的種種地形,如翡翠丘與望天丘等,最後引入東西與南北雙軸線來組織上述這些元素,並以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與北玄武為主題創造象徵,除回應地方傳統外,也意圖為訪客帶來清晰的方向感。設計的另一重點為水空間的創造。公園設計以蘭陽溪水之生命為中心,創造了一連串的空間,從象徵源頭的蘭陽泉、上游巨石瀑布、中下游漸緩漸廣的水流,最後流入代表大海的虹明湖。向日本取經精密優美的疊石,是讓這一連串的水空間得以動人心弦的秘訣,如靜謐迷人的蘭陽泉與崎嶇磊落的節理護岸,似乎是台灣最成功的砌石空間。以原生樹種為主開展的植栽,與水、石、草地密切交融,成就出台灣最美麗的公園。

羅東運動公園是冬山河時期繼親水公園之後,第二個高峰,甚至從某個角度來說,其創造出來的和緩連續地景以及對自然的活潑詮釋,似乎更勝親水公園。原設計者石村敏哉建園以來未斷地投入維護,亦是羅東運動公園為里程碑作品之要素。
(王俊雄)

4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Yilan Performing Arts Center /1990-1998
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宜蘭演藝廳是冬山河時期最具野心的設計案,可能也是1990年代台灣最具批判力的公共建築設計。其批判力來自下列幾項。首先,在規劃團隊建議下,縣政府將演藝廳基址,由原計畫在文化中心東南側,移至中山公園西側,讓演藝廳更接近地方市街傳統生活。其次,為融合地方戲曲開放不羈的表演模式,並革新台灣一般演藝空間採鏡框式舞台而造成觀眾與演員之間疏離,演藝廳主劇場舞台採彈性設計,可依表演需要轉換為鏡框式或伸展式,使表演者有機會走出鏡框式舞台的約制,與台下觀眾成為一體。其深具親切感、想讓表演者與觀眾共成一體的設計,打開了台灣劇場空間的新紀元。

再者,為了創造出表演的好的社會關係,設計方法上,規劃設計團隊採用建築理論家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模式語言」(pattern language),透過使用者參與規劃設計,讓空間營造行動也能發生處理社會關係的效用。比如主劇場的革新設計,即是表演者、經營者與設計團隊為了營造出最適合地方特性的表演空間,一起討論出來的。最後,演藝廳設計充分反映了設計團隊一貫秉持的「視環境為一個整體」的建築觀,因此透過縝密的調查研究,周遭環境的諸種特性,被以諸種審慎細密的方式與演藝廳合為一體,其目的在使演藝廳脫離作為高級文化聖堂的假象,重新回歸社區與大眾。

冬山河時期的宜蘭建築大多針對鄉野特性進行詮釋,相對於此,演藝廳卻是尋求創造具有地方特性的都市建築範型。尤其在設計方法上的嘗試,更是值得我們再三思索。
(王俊雄)

5明池國家森林遊樂區 Mingchin Forest Recreation Area /1991-1996
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蘇哲學建築師事務所

明池位於北橫最高點,自然生態特殊,景色優美異常,原來除為珍貴樹種苗圃外,部分亦曾為蔣經國總統之別墅(原址約為今靜石園)。1988年蔣經國過世後,為供民眾觀光遊憩,開闢為森林遊樂區。

明池為自然形成之高山沼澤,四周群山環繞,加上豐富生態形成的特殊景致,與背靠筆斗山峰奇陡峭,原有場所感已非常強烈。且顧及環境敏感採靜態遊憩,因此設計盡量簡省,以中國古代庭園之「清、奇、古、怪」概念,創作出台灣第一座以園林手法營建的森林遊樂區。其景觀區主要包括明池、慈園、靜石園與蕨園等,每區均因地制宜,以其特有的地理自然條件為基礎,創造出各自特色。如明池方面,除了池底鋪以卵石讓池水清澈外,並於池中插入巨大紅檜枯木,與池邊山坡上天然的白木林群,共構出如「太古殘木」般粗獷壯麗景觀。又如靜石園則反轉自然與人工關係,以高牆封圍人造庭園於自然環境之中,引導人們領略自然細緻幽靜的變化;尤其富春庭最引人入勝。而各座亭子安排均居景致轉折位置,頗助空間變化之領略,其造型雖不出奇,但材料取自當地顯有樸拙之趣。

明池為冬山河時期諸作品中最貼近自然生態者,而其人文意涵亦是最深厚。其景觀之造成絕無大肆工程,僅是積極運用基地現有條件造景與修景而成。其設計不追求一整性,反而積極營造局部地區各自特性之彰顯,自由拼置不求矯情連貫,並以謙虛與樸實設計深入場所之要髓,實值借鑑。
(王俊雄)

6宜蘭縣政府大樓 Yilan County Government Building /1992-1997
象設計集團+高而潘建築師事務所+高野景觀株式會社.石村敏哉

縣政府大樓為宜蘭縣政中心新市鎮之核心建築,與縣議會互為犄角,形塑出縣政中心意象。縣政中心位於蘭陽平原中心位置,計劃面積238公頃,主要發展區面積112公頃,計劃人口約12000人,目的在營造出適合工作、居住與休閒,充滿綠意的花園新市鎮。這往往是台灣許多縣政中心與新市鎮開發時的揭櫫理想,但結果多流口號,似乎只有宜蘭能真正付諸實行。縣政中心計劃始於1987年,亦委由象設計集團負責,1992年都市計劃大抵定案,並開始縣政府大樓設計。1995年象設計集團開始設計縣議會,2001年完工,同年完成的覆土建築縣史館,亦由象集團設計;其另一作品中央公園則完工於1999年。這段時間恰是台灣政治朝向民主轉型最激烈的一段時間。

宜蘭縣政府大樓堪稱台灣最民主的政府大樓。由於反對以往森嚴威攝的官府型建築,縣政大樓擁有多達29處出入口,民眾可從各方面出入毫無障礙。縣政府需要面積雖不少,但設計者蓄意壓低量體平均僅三層樓高,又整理地形利用高差讓民眾從停車場側進入縣府僅有二層高,宛如民宅感覺,而面對中央廣場側則層層退縮,利用植栽綠化徹底,宛若中央公園地景之一部分。接著再解碎量體,讓各局處辦公空間沿一條主要街道蜿蜒排列,其中置入中庭與多處天井,引入陽光、流水與茂密植栽,不但通風舒適,豐富之色彩由台灣傳統民宅轉化而來,也使整座大樓宛如村落。而穿街過巷之際又可感覺到與戶外地景起伏合而為一,內外交互滲透,甚至可流暢地由地面走至屋頂花園,親切感極高。如縣史館位於縣政府大樓最西端,地形與建築交錯關係至此翻轉,縣史館因此成覆土建築,土坡(其實是屋頂)上可瞭望整個中央公園,其下展示空間呈現宛如巨木林立景象,人工與自然意義再次對換,寓意深遠。
(王俊雄)

7宜蘭縣總體規劃 Yilan County Master Plan /1993-1994
新加坡駟馬國際私人有限公司+雅思柏設計事務所

「創造出健康、美麗、富裕、民主的最佳生存空間」是宜蘭縣總體規劃提出的目標。1991年北宜高速公路開工,對於這個重大交通建設,宜蘭各界固然企盼,但也憂心忡忡,深恐因此重蹈台灣西部惡質發展後塵,失去獨特的優良環境品質。另一方面,在親水公園等點狀公共設施獲得初步成功後,縣府也想整體地檢討宜蘭的發展遠景,為未來鋪路。奠基於1990年台大城鄉所提出的「2001新蘭陽計畫」,1993年4月宜蘭縣政府聘請由劉太格領軍的新加坡團隊,進行「宜蘭縣總體規劃」,其目的除想避免發展失控導致環境災難外,也想藉此建立共同遠景,引導公私建設,充分運用北宜高帶來的便利與資源,貢獻於宜蘭生活環境品質的整體提昇。

在「宜蘭縣總體規劃」之前,宜蘭縣從未有過將全縣當成一個整體的規劃,只有針對都市地區進行過局部性的都市計畫。「宜蘭縣總體規劃」將宜蘭的都市、農村、山林與海岸全部納入規劃範圍一起考量,在永續經營理念的引導下,將全縣人口成長上限訂在100萬人(目前人口約46萬人)後,用總體規劃與容積管制來控制發展與提昇品質。

有別於盲目追求快速成長的規劃,總體規劃強調永續經營,其第一步為「環境敏感地區」的劃設。環境敏感劃設地區面積佔宜蘭縣總面積90%以上,包括自然保護區、森林和山坡地保護區、高生產力農業區與旅遊景觀區等,這些地區既是生態體系永存的要角,也是創造優美環境的關鍵。其次,在環境敏感地區之外界定出「主要發展區」,用來收攏人為發展的範圍,避免混亂與破壞生態。「主要發展區」沿台九線兩側發展,東西約在西環快速道路與高速公路之間,面積共10770公頃,預計容納人口77萬,包括住宅區、商業中心、工業區、公共設施、公園和綠地、基礎建設等。再來,交通網絡規劃以方格式快速道路網為主幹,其中台九線、台二線與高速公路扮演南北主要道路,配合東西向幹道與各小區內生活道路,組成完整路網。路網層級清楚,與台灣西部混亂不同,住宅區將不會有穿越性交通,主幹道兩側也不會有住宅與商業活動。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兩側設置緩衝綠帶,將道路和發展區分開,且可形成一個全縣的綠色網路,並建議依台九線設置一條長39公里的中/輕型捷運系統。根據這個交通規劃,決定了現今北宜高速公路在蘭陽平原上的路線。最後,總體規劃結果整合體現在「概念圖」上,除了用來整合政府與私人的建設計畫,也可以讓縣民用來具體討論縣政藍圖,凝聚未來發展共識。

容積管制用來控制主要發展區內的環境品質,避免過度擁擠,並創造合宜之都市景觀。如規劃主要發展區中面積最大的住宅區,十分之三為中高密度,十分之五中密度與十分之二低密度,容積率各為180%、120%與70%;縱使密度最高的商業區,容積率也不會超過230%,一般為160%。依此規劃,宜蘭的都市景觀主要以四層樓為主,而非高樓林立。另也有台灣不熟悉的「小區」規劃。為避免畸形開發,主要發展區之開發,規劃以小區為單位逐次開發。每個小區長寬各約2.5公里,計畫容納5000個居住單位,並配套商業、工業、交通、公共設施、公園與綠地等,使每個小區的居住品質都維持相同的高水準。

宜蘭縣總體規劃是冬山河時期最具野心的空間擘劃,當日主事者之遠見令人欽佩,然而想藉此總體規劃建立全縣共同遠景,似乎卻並未達成,以致整體地邁向良性發展,至今仍是夢想。而其規劃以「數字管理」空間之理性主義態度,表面上似乎與講求地域特色的宜蘭建築相左,但實際上卻足以構築浪漫的基礎,避免各行其是。原來,浪漫與理性並非對立,而是可以互補!
(王俊雄)

後冬山河時期
開放式校園
1育才國小 Yucai Elementary School /1997-2001
劉志鵬建築師事所+楊春旺建築師事務所

育才國小前身為員山公學校外員山分校,創校於1918年,1938年遷至現址,戰後易名為育才國民學校,1968年更為育才國民小學。

1997年進行大規模改建,為舊校園改建為開放校園之代表作品。改建時配合基地特殊形狀與南北向關係,將校園建築配置於校園之中央,與主要道路進士路幾成45度關係。空間前後分明,但彼此之間又維持流暢關係,層次豐富,讓學童有多種空間感受。校園主要開放空間都鄰接主要道路,並設大草坪於進士路轉角,除可與社區生活密切外,因主要軸向與進士路成斜向關係,顯得異常開闊宜人。校園邊界不設圍牆,而以可自由穿越的風雨走廊象徵性分殊內外,更顯自在。
(王俊雄)

2南屏國小 Nanpin Elementary School /1992-2001
黃建興建築師事務所

陳定南第一任擔任縣長後期推動的校園「整體規劃」,在1990年代初期步入成熟,此時縣內已有過半國中小學校園透過改建提高校園環境品質,這些改建經驗累積逐漸形成今日所謂「開放式校園」,其理念與方法在南屏國小呈現的最為完整,尤其第一期最具代表性。

在日治時期殖民體制與兩蔣時代黨國體制下,數十年來臺灣國民教育充滿崇尚權威色彩,中小學校園設計的常規,隨之使用ㄇ字形、口字形或工字形配置,除了便於集合進行各種規訓外,監控學生行為也較容易。但在解嚴後蓬勃的教育改革運動要求「多元開放」影響下,校園設計必須全面革新。由於教育鬆綁早在解嚴前即已開始,宜蘭不論在教改實踐還是新校園設計上,都領先全台。因此南屏國小等宜蘭新校園設計,1990年代常常成為熱衷教改的人士與建築師改革校園空間的參考對象,甚至其力道也貫穿至1999年921大地震之後推動的新校園運動。

南屏國小不設圍牆,以區分靜動態方式配置空間。靜態教學區考量避開噪音及學童上下學方便等因素,置於基地西北側,教室採南北向,組合成三個具有親密感的合院後,由一條寬達4.5公尺的走廊將之銜接一起,而數種不同寬度走廊與戶外屋頂平台,由於可及性高,是學童下課十分鐘主要遊戲空間。東側動態區捨棄不實用的標準跑道,改為大草坪,除教學使用與學童活動較為彈性自由外,視覺上也舒適,並利於社區居民活動。另有多功能體育館設置在校門口附近,既可連接靜態區與動態區,作為支援其活動的空間,必要時又可獨立供校外社區使用。而在「學校家庭化」理念下,教室單元重新設計,除讓導師入駐與學童間密切交流外,並設置圖書學習角,以及大型落地窗,讓教室仿若家中客廳。尤其將柱子尺寸改為少見的25x80公分,讓柱與牆壁平齊,空間更顯寬大清爽。細部設計簡樸中帶著童趣,重新詮釋了宜蘭的地方感。
(王俊雄)

3凱旋國中 Kaisyuan Junior High School /2003-2007
黃建興建築師事務所

成功將都市計畫與校園設計合而為一。凱旋國中基址位於縣政中心新市鎮西南側,龜山島軸線之端點,位置重要。按縣政中心都市計劃,龜山島軸線為縣政中心之精神空間,正對龜山島呈東北西南走向,台九線側起自縣政府大樓與縣議會之間,通過中央廣場與中央公園,再通過地檢署與地方法院之間,連接到長型連續綠帶,終止於凱旋國中。而配合縣政中心略呈圓形的幾何關係,凱旋國中基地形狀沿東北西南先窄後寬,都市設計上已對未來校園空間形式預作引導。

跟隨上述這些整體性想法,凱旋國中設計先將校園正門置於東端,迎接龜山島軸線。再以正門前廣場為樞紐,連續軸線關係進入校園,但轉為曲折為結束預作準備。藉由中庭空間之縮緊轉折再逐步放大,以及從硬鋪面廣場到軟鋪面草地和樹木逐漸較多等手法,最後讓空間序列止於開闊的運動場,其背景則為繁茂樹林。建築實體空間依此巧妙安排,如東端廣場區周圍配置行政區與圖書館,中庭空間收縮進入草地區後,周圍則多配置各年教室。又將南側教室拖長,協助從中庭到運動場空間放大之和緩,且可藉此在基地西南端再形塑出一塊草地區,作為鄰近社區之活動場所。又在軸線空間轉折縮放之旁,跟隨利於學童活動之鋼棚架,由低而高有機起伏,除呼應周圍群山天際現外,更增空間之戲劇性。

凱旋國中空間技巧圓熟細膩,且有都市整體觀,為宜蘭開放校園成就最高之作品。
(王俊雄)

宜蘭厝與新住宅
1礁溪林宅 Lin Residence /1994-1998
田中央+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

礁溪林宅似乎是一扇多重意義的門。首先,它是年輕一代建築師投入宜蘭建築運動最早的代表性作品,冬山河時期與後冬山時期在此交替。其次,它也是一扇開放之門:它再次證示宜蘭在地性的開放性格,歡迎像黃聲遠這樣與宜蘭素無淵源的人,隨時加入創造宜蘭未來的行列。最後,正因為有這些受到冬山河時期建築運動活力吸引而紛紛投入的年輕建築師,宜蘭建築的浪漫性產生了基本的轉變,礁溪林宅似乎遇見了這些轉變。

林宅座落在一個小型集村裡,就如同蘭陽平原上許多集村一樣,鄰居是幾個世代一起居住於此的人,都市人對於公共與私密關係的理解與掌握,在此無法適用。林宅設計因此是一場探險的過程,設計者必須透過放棄設計才能進行設計,才能探察到當地,自己也才有機會在地。制式性的設計都被徹底摒棄,炫技更是無用武之地,坦然的溝通才是設計生產的源頭。其結果是毫不起眼的略呈L型的平面配置,加上再尋常不過的兩層樓下廳上房,而積極地運用朝向與開口讓風來創造舒適環境,以及使用深出簷來創造可能比室內更重要的半戶外空間,讓生活容易,更是宜蘭建築的傳統。然而透過「體」驗即可瞭解,這些看似平常的安排,不但能綜合與各向鄰居間關係的微妙,也足以具體化一個關於家宅的非常想像。其秘訣在於細節。經過密集地推敲尺度、材料、接頭、轉角、甚至柱樑的細微調整與每個窗門的位置與高低,不但基地環境與社會關係在此被積極回應,這些細節也足以堆積出一組獨特的感受。

林宅將冬山河時期的宜蘭建築經驗帶入更細微的層次,宜蘭在此被重新感受。
(王俊雄)

2壯圍張宅 Jhang Residence /1996-2005
田中央+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

張宅基址距海不過數百公尺,如何在濱海惡劣氣候下仍能悠閒地感受周圍原野景致,是設計者想挑戰的。這是台灣濱海住宅的普遍問題,張宅因此不僅是替某特定人家設計的住宅,也是關於濱海住宅原型的嘗試。

首先,採用緊湊合院配置。張宅僅一樓高,合院配置使中庭免於寒風,而主要空間皆環繞中庭而成,除了創造出一般住宅空間難有的中心性外,視覺橫越中庭相互穿透,也增大了室內空間的縱深感。其次,巧妙運用的斜屋頂。斜屋頂近乎貼地延伸,且最低簷口處和地面之間僅有二公尺,有效減低寒風侵擾。但對內部空間而言,這個斜屋頂卻讓居住空間得到由低伸逐步高揚的空間,形成空間序列的重心,配合地面的微妙高低變化,在極短的距離裡,就產生了豐富空間變化。再來,牆角色的逆轉。一般來說,牆總被是被用來圍封空間。但在張宅,牆卻被用來切開封閉合院,幾道高牆通過之處,合院與田野和天空之間頓時貫通,美景與天光源源進入到室內。也有低牆用來掩映,除了為高牆劈開的空間,增加細緻的空間層次外,也得以創造出更豐富的公共與私密生活,並讓擾人的公私生活相互干預問題被緩和。最後,大膽使用台灣少用的版構造,讓牆與屋頂毫無窒礙地互塑空間,提高了空間的純粹性。尤其屋頂版隨著結構之需要而厚薄變換時,也被用來塑造空間,空間變化因此更佳自然流暢。

中庭、斜屋頂與牆都是台灣民居中常見的尋常元素,這些元素的運用,讓張宅有著親善與經濟。然而深入地看,這些尋常元素的理解與運用方式,卻是全新的,甚至帶著睥睨的激烈反叛。
(王俊雄)

3四城曾宅 Zeng Residence /2000-2002
郭文豐建築師事務所

住宅,最主要的課題就是處理生活機能,在台灣,由於城市機能的區分不像西方這麼澈底,所以都市建築內,仍然多的是延續早期綜合住、商機能的作法。住、商合一的模式,優點是可以延展都市活力,相對的,若處理不擅,則公不公、私不私的狀態,讓生活定格在不適的邊界上,住宅,尤其是這樣!

長條街屋住、商合一的住宅,是台灣長久以來的建築類型之一。在過去,傳統的街屋是以進深、院落來消化不同機能的差異。戰後,現代式街屋反而失去傳統那份細緻,常常自為是合理但很公式化地,讓住、商共用一個入口(其實就是商用入口),以最精簡的動線(其實就是共用一座樓梯、與最簡短的走道),提供最多獨立的房間(即使經常出現採光、通風不良的房間),相對地,卻犧牲掉各住宅所需的親密性,讓家庭成員彼此更疏離。

四城曾宅的可貴,在於設計者專注地在緊湊的基地內回應「簿子裡有兩佰個問題」的業主的需求。這房子須配置了三組不同的活動機能(中醫行、診所與住家),建築師巧妙地讓它們彼此可以相關,卻不相擾。而中庭的穿插,尤其巧妙,不僅扮演了區分不同機能的緩衝帶,也把光線引進長形基地內部,設計者處理各空間從中庭引進光線的方式,非常用心且頗有創意。

在二樓住家的平面裡,建築師安排了一條可以引發互動的通道,貫穿了前後兩段的平面,也串連了各成員對彼此存在的感知。而騎樓上方簡潔的圍牆,不僅給二樓的客廳阻擋了馬路的景象與喧鬧聲,同時也多了一個與自然對話、活動的前庭,就像過去在地面上的住宅一樣。

居家生活本來就是繁瑣得無比真實的狀態,簡化常常會顧此失彼,曾宅的成功,是它能化繁瑣的真實成為豐富且生動的生活環境。
(王增榮)

4宜蘭市鄒宅 Zou Residence /2001-
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龔書章

在發展成熟的城市,都市計劃等工具,常常把城市原先多樣的、有差異的條件與環境,以合乎理性主義價值觀的方式,整理成整齊、均質的狀態,以有效地統合整體的發展。這樣的策略,固然有價值,但相對的,也可能讓城市浪費原有的特質,失去與眾不同的可能性,與內部風景的豐富性。

與台北的都市化相比,蘭陽地區算是相對的未完熟,所以,就上面的說法而言,這裡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供人想像。龔書章之鄒宅計劃案,就是這樣的例子。除了妥善處理住宅內部成員與活動的需求外,其主要的設計工作就是回應基地所在之獨特的情勢,尤其前後落差達一層樓高之不成熟的基地,並巧以利用形成新意。

設計上,由於基地縱深大,一道從較高路面劃進基地直衝後方較低路面的通道,是神來的一筆,因為它將縱深轉為層次豐富的情境。這通道先是橋的形態,跨越駁崁內側,作為入口的過渡空間;當遇到隆起來像山的住宅時,它像穿過狹谷,空間的收縮,包圍的親切感;如果往左或右轉,就會進入別有洞天般的室內;繼續往前,穿出狹谷,走到通路末端的平台,可以挑高遠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田野風光!

住宅朝四十米大路方向略為傾斜的輪廊,反應出它面對大路車流頻繁時的態度與心情;外牆上,類似今天盛行之植生牆的花牆,意味著住宅是從地而起,與週圍目前還很完整的自然環境呼應。而有如披滿綠苔之巖石般的住宅,則給人一種穩如磐石的安定感。

宜蘭厝活動,鼔勵開發宜蘭區域建築的可能性,鄒宅的設計,說明不成熟的都市環境提供讓設計者可以發揮的想像與創意。如果蘭陽可以這樣富想像力的狀態作開端,則未來蘭陽的風貌應該會跳脫一般都市的窠臼。
(王增榮)

5五結簡宅 Jian Residence /2006-2008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簡宅的設計需求頗有在地性。簡家兄弟姊妹四人,除大哥家庭與父親居住五結外,餘三人家庭皆在外地,回老家僅短住。並希望四個家庭之屋舍相互獨立,但除大哥屋舍因與父親共住需較大外,其餘三幢屋舍面積與需求相同,並有共同使用的聚會空間。且由於業主從事進出口木業,希望新宅為木構築,簡單優美表達出木構築特色,利於推廣。

由於容積有限,各宅面積不大,空間安排追求簡潔有效,但客廳仍挑空造成尺度變化,建築量體隨此簡化為方體,如此木構築之造型特色也較容易顯露。每戶皆安排為下廳上房,四戶環繞共有庭院ㄇ型配置,之間以廊連接,交織出很高的公共性。房舍中水電較為集中之空間如廚房及浴廁,以清水混凝土構築,其餘為木構築,如此也能增強結構穩定度。而因清水混凝土大多在下方,木構築在上,加上屋頂為單斜,材料與線條在四宅間穿插,形成豐富變化。木構築方面,設計時即考量單元化構件,讓施工便捷降低造價,同時也讓施工精準度提高。接頭部分採植筋工法,除施工容易且耐久性增加外,由於不需要斜撐,空間流暢度與開敞性提高許多。而樓板採用厚板構造,無須主樑上林立小樑,也無須天花板也有助於空間之輕快感。

受限於觀念與技術不足,木構築住宅在臺灣少受支持,然而由於木構築在環保節能以及健康環境構築上,勝過其它構築系統,在可見未來更趨重要。簡宅之嘗試不但為木構築住宅走出重要一步,且其空間樸實洗鍊,讓人舒適自得。
(王俊雄)

宜蘭新建築
1二結王公廟 New Erjie's Jhen'an Temple /1993-
象設計集團

二結王公廟名為鎮安廟,創建以來即為二結地區信仰中心,加上二結地處宜蘭平原中心,又兼河渡之利,香火鼎盛信徒眾多,規模幾經更易,1929年之重建,塑造出鎮安廟舊貌。1986年倡議再次重建,原計畫採鋼筋混凝土按台灣廟宇現行形式興建,但在地方某些人士呼籲創新與營造文化特色下,改弦易轍,最後居民投票選出象設計集團的設計為新廟藍圖。營建新廟產生的社會擾動,促使居民推動社區營造,「大二結文教促進會」因此成立,舊廟也被保存轉為「二結庄生活文化館」。1997年9月社區舉行「千人移廟」活動,吸引了全台民眾目光。

新廟設計常因不按既有廟宇形式而引爭論,然詳觀實為根基於傳統空間之創新。首先,新廟採半圓形設計,除可如閩南圓樓般讓室內(廟宇)和戶外(廟埕)關係更緊密,造成信徒進香時感覺與神祇之間更加親近外,又可與外界形成較為開放流通之關係,化解既有廟宇內外之僵硬關係。其次,廟宇之呈半圓雖是歷來所無,但此半圓實是廟宇本體和迴廊之結合,其造成空間猶如站在廟宇正殿前中庭,依然兩側迴廊環繞,只是正殿與迴廊連為一體,包圍感更為強烈。再來,正殿樓高21公尺,尺度雖較舊廟巨壯許多,然廟宇垂直化發展與尺度變大,為近四十年來台灣廟宇營建之新傳統,鎮安新廟並非獨創。而如許尺度搭配直徑30公尺之廟埕,加上迴廊空間,讓雄渾紀念性中帶有人性尺度。最後,為求傳承永久,新廟採鋼結構結合砌石牆,可視為戰後台灣廟宇建築捨棄木構造轉用鋼筋混凝土之進一步,而其空間感不加修飾直接由砌石構成,並引入天光來表現,反倒回應木構造廟宇之樸實精神,其意義深刻,值得玩味再三。
(王俊雄)

2國立羅東高中美術音樂館 Fine Art Center of National Luodong Senior High School /1996-1999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楊家凱+張仲堅建築師事務所

本案緣起於校方想要改善美育教學設施,使美育教育成為該校特色之一,因此對於美術音樂新館寄望頗深。然而基地位於羅東高中西南角,形狀狹長,作好設計較不易,加上基地內又有一棟音樂教室需保留,挑戰更高。設計者之巧妙,在於反轉這些挑戰為其建築特色。
首先,配置中央梯間為樞紐,除以梯塔及其大片玻璃面創造的流暢感,回應面對的中庭環境外,也藉此左右創造不同空間型態,讓狹長基地特性得以發揮。其次,左側主要為置於二樓、可容納200多人之演藝廳,其下一樓挑高,創造高度流通感,其上三樓利用演藝廳所需空間變化,設計為屋頂露天劇場。再來,右側必須保留原音樂教室側,以長達18公尺大跨距結構框架其上,創造出兩個半戶外空間,更提高其流通感與變化度。由於新建物寬於原音樂教室,因此可於原音樂教室前創造一處高大三層樓之半戶外空間,而新建物與原音樂教室之間不相連接,又創造出原音樂教室屋頂為一半戶外空間。最後,加上幾個樓梯與挑空配置得當,讓原本良好靈活剖面關係之優點,得以完全發揮出來,新舊之間交織出多樣的廊道、陽台與露台,不但為這個面積並不大的校園帶來許多可遮雨的活動空間,也讓這些活動本身就成為這個校園獨特的景觀。
本案可貴的剖面連續變化,造型卻簡樸內斂,尤其洗石子的運用,反映當地卻又能超越原用法,佐以細部豐富隨著空間變化增加生動表情,技巧純熟高明。
(王俊雄)

3宜蘭縣社會福利館 Yilan County Social Welfare Center /1995-2001
田中央+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

體察到需要社福支持的民眾數量快速增多,且對象越來越異質化,1990年代初期宜蘭縣政府開始發展新一代的福利服務網絡。這轉變的源頭是台灣順應全球經濟變化,產生貧富差距拉大等社會問題的加劇。社會福利館被置於新網絡的核心,其功能重新定位,而這是台灣諸縣市中率先者。新型的社福館機能大幅擴張,分工較細,藉著複合使用讓不同機能相互支援,並與鄰近社區維持高度互動。為了盡量直接觸服務對象,縣府社會處也搬駐社福館。

社福館的設計不但符合此新變化的意義,甚至將其理念延伸至更遠。首先,為解決因容納眾多功能而導致龐大量體會對社區產生巨大衝擊,設計者透過縝密檢討去除非必要的需求,並在三向度整合空間關係,將量體減至最小。其次,量體被蓄意地零碎化,盡量與鄰近低矮住宅取得協調,其手法甚為奇特。藉著將量體一分為二從中穿透、清楚地以樓層切割量體、又以窗台版再分割、從樑伸出水平版並降版細緻對量體邊緣的切割、以跳動關係懸挑出尺度大小不一的量體並在語言上將之住宅化又交織雨淋板與紅磚質感等方式,構成了一個彷彿從周圍零散又破舊的小住宅堆疊起來的垂直村落。再者,正是在對應村落這個隱喻上,設計者設置一小廣場於北向,一方面它是社福館自身諸空間的交會場所,另一方面還成為連接基地南端光大巷社區與西方宜蘭河岸開放空間的樞紐,社福館與社區活動在此和融為一。最後,藉由設計者的繼續爭取,與河岸的關係具體成為西堤屋橋,甚至透過津梅棧道人行橋連接到宜蘭河對岸,而與光大巷的連續關係也被延伸到楊士芳紀念林園,甚至連接到火車站前的丟丟咚,終成著名的「蘭城新月」計畫。

從社福館到蘭城新月,是後冬山河時期最具野心與視野的環境計畫,而這計畫之特色「後設」與「連續累加」,這條新取徑對未來台灣都市發展甚具啟發。
(王俊雄)

4三星鄉展演廣場 Sanxing Plaza /1997-1999
田中央+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

展演廣場原為三星鄉公所、鄉代會與活動中心之間的停車場,下班後車輛離去才有零星居民活動。鄉公所原計畫在停車場旁建物二樓加蓋卡拉OK場,經設計者幾次提案後,鄉公所同意更改停車場為展演廣場,但仍保留原停車用途。

展演廣場最值得注意的,是其「大棚子意識」。首先,對應於宜蘭多豔陽與多雨的氣候,四處可見各式各樣加建的棚子及其所產生的半戶外空間,是支持日常生活運作極為重要一部分,但這樣一種原生的集體行動常卻貶低為一種無意識的建造。展演廣場的大棚子宣言,有著為日常復興的意義。其次,這大棚子也可以被視為是對於1987年解嚴以來公共生活的勃興,提出的建築上的應對。尤其當我們理解到民主不再僅是口號,逐漸向日常生活與基層民眾紮根時,大棚子所創造的實用且壯觀的公共空間。再者,這個大棚子也能積極地反轉基地的背面性格,讓邊緣成為中心。最後,棚子空間尺度合宜,結構與構造設計表現出少見的輕盈柔軟,舒適自在猶如身處田野。

展演廣場為宜蘭建築創造了「大棚子」這個新的向度,它不僅是擬仿蔥蒜而產生的某種在地建築形式,更重要的是其社會價值:啟蒙了一種透過仔細觀察在地生活而推衍出來的建築類型,進而促發了更蓬勃的公共生活。
(王俊雄)

5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習所 Workshop of National Center for Traditional Arts /1998-2001
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設置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之倡議最早出現於1980年代下半,目的在有系統地保存與發展傳統工藝。1990年國建六年計畫中,確定設置在宜蘭,但當時定位為民俗技藝園區。1995年計劃修改為傳統藝術中心,並轉為文建會轄下單位。1986年籌備處成立,再歷七年開園。傳統藝術中心以傳統戲曲、音樂、舞蹈、工藝及民俗雜技之薪傳為主要目的,休閒旅遊為輔,所以傳習區實為園區之核心。

傳習所為研究與教學空間,主要供藝師進行工藝傳習、工作、展示和交流。然由於園區其它功能多且複雜,加上遊客也眾,傳習區由主角逐漸淪為配角。而其位置處在民藝街坊與停車場之間,如何與這些遊客眾多區域作適度區隔,好獲得較為寧靜的環境,並在視覺上強化其重要性,為設計重點。設計者巧妙利用既有土丘,稍事整地後並引入水池,讓傳習區能有自己獨特的環境基質。接著,配合這樣的地景變化,將需要的空間區分為五組,配置於水池與土丘之間,五組空間之間再插入三處庭院與二個中庭,除避免彼此干擾外,也造成優美環境。又精心利用既有高差,由南而北造成豐富空間變化,讓人在同一高程卻能時而過橋、時而履地,又能造成公共與私密不相干擾。而其形式清晰精鍊,單元重複卻能造成各自不同的空間感受。材料運用甚具現代感,毫不懷舊,但運用精美有手工藝感的細部,讓人感覺到傳統空間氛圍。
(王俊雄)

6宜蘭地政大樓 Yilan County Land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1998-2004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地政事務所是與社會大眾接觸頻繁的公家機關,但由於為政府附屬單位,其建築通常不受重視,空間多封閉而沈悶,這也加強了民眾對於政府建築的刻板印象。以往不乏嘗試突破,但由於設計上常以符號添加為之,導致多為花花綠綠喧鬧者,真正成功不多。

對應這個問題,宜蘭地政大樓另闢蹊徑,不從符號入手,仍能融入地方。地政大樓為辦公處所,考量使用效率,基本型態為南北座向大樓。但為與鄰近社區融合,並轉變公家機關為親和場所,設計者將其分化為高低兩部分。高量體向後退縮且使之成為背景建築;低量體則沿街面配置,高兩層樓,延續泰山路都市空間尺度;高低量體相會在東側,並呼應都市轉角成小廣場。地面層多留設半戶外空間,除為可在多雨炎熱氣候下提供舒適公共空間外,並可將泰山路人行道、小廣場和鄰近巷道連續,形成多層次的人行與社區活動空間。建築造型亦隨高低分殊變化,且這些變化皆有功能。如高量體造型變化來自外加陽台,其細緻明快亦能滿足遮陽節能與洗窗需要。低量體以清水紅磚砌疊,除可增加外牆隔熱效果外,亦延續地方色彩,但又大膽讓厚重磚牆離地飄起,佐以粗壯圓柱支撐,延續中亦有自我主張。細部設計亦見創新。如紅磚粗糙竟砌成弧面,卻圓滑毫無勉強之感。高低量體之間,即三樓處另加一片屋頂來扮演銜接,並換為鋼構造,其造型與構造系統一起轉折卻毫無遲滯之感。尤其這片屋頂東端轉為一支三層樓高之樹型鋼柱直接落地,讓人悟識幾種構造系統在此交疊,造成入口戲劇性,最為精彩。
(王俊雄)

7烏石港遊客中心 Wushih Harbor Visitor's Center /1999-2004
大硯國際建築師事務所+張鶯寶建築師事務所

烏石港曾為宜蘭第一大港,因港中矗立巨大黑色礁石得名,「石港春帆」為蘭陽八景之一。然而,十九世紀末因船隻觸礁沈沒和河川改道等因素,烏石港逐漸淤積港口功能漸失,最終成為半鹹水半淡水之沼澤。1980年代末期,農委會漁業署計畫開闢烏石漁港,地方人士因憂心烏石故景消失與生態破壞,除倡議設置烏石港遺址公園外,也以興建遊客中心的方式,來表徵烏石港新紀元的到來。

遊客中心設計完全遠離俗套,與環境緊密扣合,提示了我們,原來遊客、地方與自然之間是可以出現一種自在舒適的交往關係。按照台灣一般作法,遊客中心大多搬些所謂的地方建築語彙拼貼而成,而這些語彙縱使運用高明,也常讓人有意義過多與過度詮釋之感。由於充分領略到基址擁有處於山海交接的自然壯麗景色,以及自然生態與人文意義都已非常豐富的烏石港遺址沼澤,設計者蓄意使遊客中心的建築語言中性低調,僅成為一個背景,好讓遊客能充分體驗此處的場所精神。為了達成此目的,完整的房舍因此被解體,僅剩平台與屋頂上下兩部分,之間透空讓環境自由穿越。平台為土地之延伸,靜謐沈默;深遠懸挑的水平屋頂則可盡情召喚山海。為此,水平屋頂必須盡量低限表達,因此大膽使用桅桿式立柱與平面薄板式屋頂,兩者交會處並採水滴型開口,讓懸挑感更為生動。總之,遊客中心設計用意單純清晰,形式準確且技術精鍊,為台灣最美的懸挑建築。
(王俊雄)

8礁溪生活學習館 Jiaoxi Learning Center /2000-2005
田中央+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高野景觀株式會社.石村敏哉

礁溪生活學習館座落在台九省道旁,由於形式特殊,完成後漸成為礁溪地標之一。其形式除來自亟欲打破公務機關衙門形象外,也與積極詮釋鄰近環境紋裡有關。學習館處在新省道(礁溪路)與舊省道(中山路)之間,而新舊省道之間又夾有狹小的老街(即今礁溪街舊稱蕃仔路)斜向遊走,再加上房舍新舊大小高矮雜陳,破碎的紋裡雖然見證了礁溪混亂的現代化過程,歷史感豐富,但也讓此處的都市空間喪失連續感,讓人無所適從。

學習館的設計從梳理都市空間關係出發。其配置順應基地為東西向,將主要戶外空間留在南側,讓連接不同紋裡的功能可以發揮到最大,也讓礁溪國小、老街與中山路之間被連續起來,幼稚園與生活學習館之間也有了共享的空間。建築在東西兩側均退縮,個別以不同尺度與方式創造了與新省道與老街之間的關係。而巧妙地運用基地原有的高差關係,不但產生了豐富的空間變化,還讓人行毫無阻礙,並在穿越學習館的過程,可以產生由不同高度穿越樹林的感覺。

此外,其空間形式蓄意選擇加入原有的混亂,想藉此將混亂調整成有機。藉著量體的逐層遂縮,與樓版的大舉出挑和上下摺動,讓連續的空間處在動態。在面向新省道的部分,藉著大階梯登高使田野逐漸出現的過程,引介出礁溪鄉原始的一面,賦予都市一種全新的詮釋方式。而在面向老街的部分,則藉著幾次尺度的大小變化,既回應老街親切生活尺度,同時也讓老街有寬敞開放的空間感。生活學習館敏感地貼進城市紋裡,以時而跟隨時而對抗的手法,創造出非常迷人的都市建築。可惜興建時原計畫供戶政事務所與衛生所使用,但由於種種因素,幾經更換後目前使用仍不明確。
(王俊雄)

9凱旋社區公園 Kaisyuan community Park /2001-2003
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龔書章

公園的概念很早就有,但城市的公園,主要是十八世紀的產物,因為工業革命的成功,把人們從鄉村引入城市,公園的作用除了以人造的自然,調節過度密集的建築環境外,另一個主要用途就是供人們休憩。所以,以往社區公園多公式化地,在一片平坦的都市公園用地裡,像衛兵站岡那樣植一些樹排,再放置幾組量產的遊憩器具,供兒遊戲。

公園與公園活動真的只有如此制式嗎?其實,「休憩」是個有趣的名詞,即使以戶外活動作公分母,每個人都可能有其自己定義或需要的休憩形式或內容,有人要散步,有人要跑步,有兒童要遊戲,有長者要聚集聊天,有年輕人要打球、運動 ,有表演要進行,有觀眾要坐席等,簡而言之,公園像一張床,最好能包容所有人的異夢。這顯然不是台灣一般制式化的社區公園所能完成的任務,但凱旋社區公園可以!

凱旋社區公園四週為道路環繞,旁邊有廟宇新福宮。以往為了對應道路的影響,公園常圍以鐵欄杆,但這樣會破壞了開放的感覺。在此,設計者則巧妙地利用有斜度的大草坪,朝臨道路的邊界緩緩上昇,再接上後來延伸為立體高架之散步道的斜坡,形成無圍牆之形,但有圍牆之實的狀態。而立體騰空且彩帶般相互交纒的散步道,不僅豐富了散步的內容,可以作為瞭望遠景或觀看大草坪活動的平台,還傳達了休憩本身與隨性、自由相關的意象。

在對應新福宮那一區,設計別有匠心地,空出一塊完整的地,這可以作為廣場或社區節慶辦桌之用,尤其是配合廟宇迎神賽會的活動。而此區靠大草坪那側,藉由高架散步道下方的半戶外空間,散置一些長椅子,讓人們可以在此會面、聊天,空間形式雖然現代,但感覺完全符合傳統廟埕的精神。
(王增榮)

10宜蘭縣二二八紀念空間 Yilan 228 Memorial /2003-2004
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簡學義

紀念性建築的類型,已經有很長久的歷史,其用意是透過建築的物質性,以便把特定的感情或事情凝結起來,變成不容易消散的記憶或崇敬。由於這些可被特別凝結留下來事項,通常都是非常特殊或重大,比如重要戰役的勝利、扭轉乾坤的事蹟等,所以,為了表喻其涵意的重要與永恒,紀念性建築的傳統一向是巨大、堅實,如古羅馬的凱旋門、佛教鼎盛時期巨大的石雕佛像。

至二十世紀,由於社會風氣改變,在重民主、內斂的理性意識下,紀念建築出現低調化、空間化、非質量化的表現方式。美籍建築師林櫻的華盛頓越戰紀念碑(1982),就開風氣之先,以下陷的、虛體的開空性包容所有對戰殁者深沉的追思,這作品引起見仁見智的爭議,有非議的也有正面的迴響。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戰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為此事受傷者眾,對社會的影響也深,值得我們懸念省思的歷史經驗。1987年解嚴以後,二二八事件才被正面看待。1993年,台北二二八紀念碑籌建徵選設計期間,就曾為碑的設計該虛該實引發爭論。

宜蘭的二二八紀念館,位於宜蘭運動公園裡面,設計採取低調的作法,將主紀念空間放置放地下層,地面上無任何建築量體,只有水池、植栽等,像平常的景觀。

訪者可以經由開放式樓梯,或迂迴的斜坡道往下走入紀念廳。在下沉的過程中,兩側樸素的牆逐漸昇高,把人從世俗的公園隔離。迎接他的是空無一物,只有單調之瀑布流水聲的紀念大廳。紀念廳空間方整、尺度端莊,開敞空靈,紀念內容都拓在長向兩道透明的玻璃牆上。玻璃牆後方有天井,引入大量光線,以致埋在地下的空間不陰翳反而清明剔透。這一連串的空間序列,設計者希望訪者經由這連串的空間序列,像朝聖般洗滌所有情緒,在彷彿是歷史之心的明淨的空間裡,安定地對事件進行追念、省思,完成療傷。
(王增榮)

11冬山車站 Dongshan Railway Station /2003-2009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冬山車站完工不久,即被廣流傳為台灣最美火車站。其被暱稱為「瓜棚式」的月台空間,纖細優美,卻隱藏巨大批判力。

冬山車站所在冬山鄉街,為一寧靜的鄉土小鎮;在設計車站之前,設計者已在冬山鄉設計過幾個頗能融入地方的成功作品。冬山車站改建源於冬山河新堤防工程,鐵道因此必須抬高,原設計過冬山河後鐵道降低至冬山車站處為半層樓高,將對小鄉街空間產生重大衝擊。經地方人士一再爭取,車站雖提高,但依台鐵一般高架車站作法,龐大量體將嚴重毀損地方特色。為避免這個悲劇發生,設計者不顧不合理的低設計費積極爭取設計權,並聘請日本著名的結構設計公司SDG來協力設計。為求輕巧,月台空間採連續的交叉拱形鋼構造,並細心地將高壓電線支撐架整合為月台結構之一部分。交叉拱形上覆半透明膜為屋頂,由於尺度絕佳,半透明膜雖帶來圍閉感,但令人輕鬆,還與田野與小鎮能夠對話。最戲劇的是,坐火車離開月台後,感覺膜先脫去,僅餘鋼架;列車再往前,鋼架亦逸去。空間變化輕巧靈動,不但減輕了一般高架鐵道車站笨重對冬山這種小鄉街形成的壓迫感,也讓人舒適自在。而高架橋下的車站設施,如售票、剪票和行政空間等彼此脫開,也與高架橋體脫開,流暢地與周圍地景產生連續性,降低高架橋體造成的視覺負擔。

一個地方性的小事務所,試圖將巨大讓人產生疏離感的土木建設,轉化為優美的建築空間,好連續既有的地方空間,這就是蘭陽建築精神的寫照。
(王俊雄)

12蘭陽博物館 Lanyang Museum /2000-2010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姚仁喜

1980年代末起,設立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館,逐漸成為宜蘭人的期待。宜蘭雖在地方自主上走在前頭,但當時正值解嚴之後,也有其他縣市懷有類似想法。然而多年過去,真能開辦博物館以地方特色為核心內涵的,仍只有宜蘭。1992年底,基址確定在即將開闢的烏石港遺址公園內,並定名「蘭陽博物館」。經過數年規劃與研討,博物館內涵大抵確立後,1999年籌備處成立,著手博物館硬體建設;再越11年,博物館完工開館。從提議到完成,耗時超過20年。

有別於傳統典藏型博物館,蘭博以「生態博物館」出發,經營宜蘭為一座博物館,而蘭博扮演這座博物館的窗口,將宜蘭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縮影呈現。因此蘭博建築上最大挑戰就是「在地」:在宜蘭展示宜蘭。為了達成使命,設計者以少見的動態手法構造蘭博空間。首先,為了保育濕地,設計者將博物館量體集中,並利用既有高差,在不減少空間情況下量體減到最小。其次,濕地為戶外展示主角,為鼓勵參觀者走出博物館體驗地景裡的豐富層次,建築量體以實虛體交錯構成,讓室內外豐富滲透。尤其近20公尺大跨距玻璃大廳,尺度震撼,能將戶外完整納入,讓室內與戶外交互流動。再來,量體「單面山」造型,不但呼應海岸地形,也讓建築體與地景之間產生動態連續,並延伸成室內外流動。而這些動態流動,也進一步被鑄鋁和崗石交錯的斜向分割由戶外連續到大廳室內,而更加運動起來。最後,這個動態由參觀序列的安排來總其成,參觀者因此將經歷電影般場景,如長電扶梯帶向天邊眺望龜山島,如在密林展廳中透過長達27米的無柱空間,具體而微地體驗宜蘭「山-平原-海」的相互貫穿。
(王俊雄)

13羅東文化中心 Luodong Culture Center /2001-
田中央+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高野景觀株式會社.石村敏哉

宜蘭一向有以蘭陽溪界分溪北溪南分配資源的地方傳統。當1984年位於宜蘭市的文化中心完工後,是否需要在溪南也興建一座文化中心,經常成為地方人士議論的話題;1998年宜蘭演藝廳完工,溪南第二文化中心計畫開始推動。而基於宜蘭文化中心經驗的反省,縣政府選址於羅東鎮外環道原鎮立綜合運動場時,不再以設置大型館舍為目標,而是期望新的文化中心成為正在發展中的溪南文化設施網絡之核心,除充實溪南地區文化與生活品質外,也能藉此振興都市與開創新可能。

文化中心設計之創新超過預期。其看似反常實則合道的大膽突破,來自於對文化中心觀念的重新思索,這一點上它是宜蘭演藝廳的續行者。以往文化中心冰冷封閉、拒常民於千里之外的高貴形象,在這裡找不出一絲痕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宏偉壯觀、可供任何人在任何時候皆可自由進出的「大棚子」,它就是該毫無拘束的公共生活的空間化身。大棚子內淨高七層樓,面積廣闊,除可供舉行大型藝術文化活動外,也讓社區居民每天的散步、運動和休閒可以在遮陽避雨的環境下進行。除此之外,文化中心也是鄰近都市空間的整合器,藉著空中藝廊的引導,原因外環道開闢被切斷的空間紋裡被重新接續起來,同時藉著這些新走道居民可以很容易地走進參與文化中心的展演活動。而藉著東光國中的開放式校園與文化中心附屬公園的延伸,整個地區被整合成一個廣大的開放空間,並且可與樟仔園、羅東夜市和中山公園等社區中心密切串連,對於促進公共生活助益頗大。文化即為日常生活,在此展現無遺。
(王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