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Dongshan Railway Station 冬山車站

2003-2009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冬山車站完工不久,即被廣流傳為台灣最美火車站。其被暱稱為「瓜棚式」的月台空間,纖細優美,卻隱藏巨大批判力。

冬山車站所在冬山鄉街,為一寧靜的鄉土小鎮;在設計車站之前,設計者已在冬山鄉設計過幾個頗能融入地方的成功作品。冬山車站改建源於冬山河新堤防工程,鐵道因此必須抬高,原設計過冬山河後鐵道降低至冬山車站處為半層樓高,將對小鄉街空間產生重大衝擊。經地方人士一再爭取,車站雖提高,但依台鐵一般高架車站作法,龐大量體將嚴重毀損地方特色。為避免這個悲劇發生,設計者不顧不合理的低設計費積極爭取設計權,並聘請日本著名的結構設計公司SDG來協力設計。為求輕巧,月台空間採連續的交叉拱形鋼構造,並細心地將高壓電線支撐架整合為月台結構之一部分。交叉拱形上覆半透明膜為屋頂,由於尺度絕佳,半透明膜雖帶來圍閉感,但令人輕鬆,還與田野與小鎮能夠對話。最戲劇的是,坐火車離開月台後,感覺膜先脫去,僅餘鋼架;列車再往前,鋼架亦逸去。空間變化輕巧靈動,不但減輕了一般高架鐵道車站笨重對冬山這種小鄉街形成的壓迫感,也讓人舒適自在。而高架橋下的車站設施,如售票、剪票和行政空間等彼此脫開,也與高架橋體脫開,流暢地與周圍地景產生連續性,降低高架橋體造成的視覺負擔。

一個地方性的小事務所,試圖將巨大讓人產生疏離感的土木建設,轉化為優美的建築空間,好連續既有的地方空間,這就是蘭陽建築精神的寫照。



< 建築導覽作品一覽